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在周二和周三访华时将敦促中国领导人减少购自伊朗的石油的数量,并向中国解释旨在牵制伊朗金融业的美国严厉的新制裁规则。不过,北京可能会对此持质疑的态度。
跟日本的官员一样,中国官员对于切断重要的石油供应来源抱谨慎态度。盖特纳在访问北京后将访问日本。对于中国来说,这个问题还带有民族主义政治色彩。中国不想被外界看作是屈从于美国的压力而惩罚另一个国家,特别是这个最新举措是由美国国会推动的,而联合国(United Nations)并没有就此通过新的协议。
实际上,如果欧盟(European Union)执行切断伊朗石油进口的计划,中国就会成为伊朗石油为数不多的大买家之一,那么北京方面或许会处于有利的位置,可以就一系列石油工业合同纠纷争取到伊朗在商业方面的让步。欧美一直试图给伊朗施压,要求它放弃核武计划,但伊朗说自己并没有在研发核武器。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程志宇(Patrick Chovanec)说,中国将对美国采取一种消极进攻的态度,他们不会对美国说不支持美国,但其中隐含的意思是:中国做什么用不着美国人来指手画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直言不讳地驳斥了美国新的制裁措施。他在周一的媒体吹风会上说,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制裁得以解决,还需要谈判来解决问题。
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前不久把一项他最初反对的法案签署成法律。按照该法律规定,美国将禁止与伊朗中央银行有业务往来的外国金融机构进入美国金融市场。伊朗央行在协助本国贸易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别国要想得到该法律豁免,就要用实际行动表现已经“大幅减少”从伊朗进口的石油。这项法律会增加给本国在伊朗商业活动提供融资的中国金融机构的压力。
奥巴马政府说,在法案变成法律之前,已经在立法方面进行了改变,从而赋予它更多的灵活性。美国一位财政部官员说,我们鼓励与伊朗有贸易往来的所有国家大幅减少从伊朗的石油进口。
美国官员说,中国一直遵守联合国批准的制裁规定,但他们试图敦促北京再进一步,即命令中资银行不要与任何参与伊朗核武计划的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
早在新法出台前,华盛顿就认为中国大型银行在美国制裁伊朗的问题上变得越来越合作。但华盛顿仍然担心,伊朗正通过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小银行寻求国际融资的新“接入点”。
去年9月,美国财政部主管反恐与金融情报的副部长科恩(David Cohen)访问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目的是说服当地官员和银行家帮助加强对伊朗和朝鲜的制裁。此后,美国其他官员同中国的石油公司和中国政府机构有过关于制裁的讨论。
2011年截至11月30日,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数量比上年同期约增加了30%。中国11%的原油进口来自伊朗,这使得伊朗成为中国第三大供应商,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
然而从12月份开始,出口量同比开始下降。产业分析师怀疑这是美国施压的结果。他们说,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China United Petroleum & Chemicals Co,Unipec)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ational Iranian Oil Co.)之间的商业谈判比预期拖延了更久的时间。
但是来自美国的压力也许在中国减速对石油天然气项目的投资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北京的能源公司高管说,中国的石油公司担心受到美国制裁。即便如此,伊朗在经济上越被孤立,中国在与伊朗的各种争议中就越具有优势。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的数据,2010年,中国是伊朗石油最大的进口市场,日本位居第二。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庞中英说,中国在其与伊朗的广泛的商业往来和其与美国经济保持稳固关系的需要之间进退两难。他说,在美伊之间的较量中,中国只有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尽量避免损失,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对美国的屈服姿态会让中国官员在国内颜面无光。中国共产党党报人民日报网上论坛的一条帖子说,只需再过几年,中国就会面临石油荒。到那时,美国和欧洲就会将我们置于死地。
盖特纳访华会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同预计将成为中国共产党新领导班子核心的两位领导人讨论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今年晚些时候将进行10年一次的领导层换届。
周三,盖特纳将会见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后者今年10月或11月将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此外盖特纳还将会见被广泛认为将在换届之后成为总理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
美国官员急于在今年和这两人有尽可能多的接触,而共产党高层之外对这两个人的信息知之甚少。盖特纳的访问也将能够让双方讨论如何为习近平今年晚些时候的访美做准备,可能在2月。